半导体产业,作为“硬科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西安着力投入的领域之一,先后引进三星、华为、中兴等企业。
在西安市工信局官网可查的公开报道里,有这样一组数据:西安现有半导体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200余家,从业人员5万人,形成了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较完整产业链。
在2021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入选2020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TOP30、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的西安拓尔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听拓尔微电子副总经理高博解读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高博
西安拓尔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从“新基建”到“占领客厅”
集成电路技术提升给生活更多想象力
集成电路技术作为半导体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自主创新重点突破的领域。
高博介绍,集成电路是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基础和核心。大到新基建领域,如在5G、高铁、特高压等一些国家层面战略布局的应用;小到日常消费类电子领域,如智能家居、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等,都离不开集成电路技术的支撑,例如数字电视,屏幕虽越来越大,却比以前更加轻薄。
拓尔的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马达驱动芯片、锂电池保护芯片,以及定制化芯片产品及模组。放眼家庭应用端,拓尔微电子最早提出“占领客厅”战略,布局智能家居,常用的数字电视、网通路由、机顶盒、扫地机等,打开之后很多都会有拓尔的芯片。
高博说,集成电路技术提升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让每个人在科技创新中受益,赋予生活更多想象力。
兼具“人才储备”“技术供给”双优势
西安发展半导体产业恰逢其时
谈半导体产业,基本上绕不开西安。从2000年开始在这一产业领域布局,至今西安半导体产业规模在国内排名已上升至第四名,仅次于上海、无锡、深圳。
高博表示,人才和技术,是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最大的两项优势。
在人才方面,包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内的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就有十余所,其中不乏国家级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生基数较大、基础良好,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技术方面,除高校外,西安还有众多的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不断提供供给。技术涵盖面广,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完善,经过多年积累,相关专业服务平台也逐渐完成配套,为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说到机遇,高博认为,随着硬科技逐步进入国家话语体系,以及国家把集成电路的重要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信半导体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兼顾“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双层面
助力西安擦亮“北方半导体之都”名片
2019年底,西安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定位高、举措实、政策足。
《意见》指出,下一步要在补齐先进制造业规模不大、投资不足、布局不优、集群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融合发展不深等短板,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自2003年以来,西安持续聚集国际国内半导体产业巨头,日益有了“北方半导体之都”的称呼。作为业内人士,高博分析,西安要想抓住这个IP,擦亮这张名片,需要契合《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的布局,从“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两个层面同时入手。
比如,相对沿海一线城市,西安距离消费电子行业市场来说相对较远,怎样吸引更多终端企业落户,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是需要深入考量的问题。同时,还需持续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发力,提升产业链活力。
2021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于6月8日至6月10日举办。高博认为,这个一年一度的活动,对于西安硬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应该好好把握的机会。一方面,其为企业提供了宣传平台,可以更好地把现有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进行对外展示;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吸引行业领先技术,利用大会举办契机互相交流学习。
高博也同时表达了对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寄予的期望:“希望大会持续提升影响力,把更多优秀的人才和项目吸引到西安来。”